西洋星座能看每周运势,中国的紫微斗数也能吗?其学理根据为何?每颗星曜会在不同的时间点显示出不同的强弱度?若要以紫微斗数来分析每周甚至是逐日的运势,是绝对不合逻辑,没有学理根据的。由于中国古时侯的社会轨制并不以周为日期计算的单位,而是以旬为单位(十天为一周期,分为上旬、中旬、下旬),若说是紫微每旬运势还委曲说的过去,而且一周七天的来源是天上有日、月、水、金、火、木、土七星,而非以以紫微十四主星为维循环单位。
西洋占星术可以分析每周(或天天)运势,是由于西洋星座以月亮的位移与其它相关行星的相位,来推论吉凶和可能发生的相关事件,月亮每两天半行走一个宫度,故可以作为推论流日的依据。同时太阳约日行一度,除了流日,更是流月推运的参考。再说,西洋占星的每一先天宫位都有一个星座当值坐守,星和星之间的相位关系可以解读许多相关事务,因此西洋占星利用上升星座来推流日或每周运势尚具备某些参考价值,若要真正精确仍须要合参命造本人的出生星盘。
而中国的斗数学理是每颗星每个时辰都在走,合会关系很简单,所以用紫微斗数来推算每周运势完全不合逻辑,更不符合学理根据。再者,由于各星曜对应在命盘上的强弱度因人而异,100个人有100个不同的命盘组合,即使是10万人也有10万种不同的排列。而时光的洪流带动活盘的转动,以四化的作用力赋予星曜该有的任务和影响力,更何况本命的星曜在活盘转动时已转化成实质人生的命盘,与理论上星曜的强弱度不可能再有任何牵扯。就如同假如您是命宫有太阳星之人,您在算命时,还会再去看看“今天”阳光的强弱吗?!

紫微斗数的命盘属于个性化设计,每位星曜的强弱程度都会清晰标注于命盘之上,其运行模式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尽管斗数领域百花齐放,但真理始终只有一个。有些人追求标新立异,有些人无病呻吟,还有些人盲目模仿,这些现象都可以一笑置之。归根结底,学习命理的核心目的仅在于“预测精准”罢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古代方式推算的紫微斗数需结合演绎学进行适当调整。比如,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对生命的影响显著,在命理分析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正;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太阳星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也需进一步细分探讨,如区分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栓塞或脑溢血等具体病症。过去有“关老爷子骑赤兔马”的说法,如今汽车和飞机的速度远超千里驹,原本七天六夜的旅程现在只需一天即可完成。时间跨度的缩短,必然要求在命理学的行运体系中作出相应变化,这也为命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现在不少人打着“突破传统”的大旗,其内容却毫无学理根据,企图以“今人古说”来打高空。其实,古时侯的学理应用在现代人身上,的确需要做调整演绎,但绝非冠上“科学”或“网络”之名,就能号称自己是空前绝后,再精妙的理论都必须以学理和逻辑为依归,将“传统”去芜存菁之后,得到的才是最精确的结论,也才不辜负古时侯先贤的智慧。
名垂青史的古时侯命理先贤,诸如张良、诸葛孔明、耶律楚材、刘伯温、邵康节、李淳风,以及紫微斗数的始祖陈希夷先生等,皆不是诡辞欺世之徒,所留传下来的知识,确实是文化的瑰宝。古时侯先贤的智慧不容今人以“改革”二字加以污蔑,紫微斗数的世界里尚有一大片未经开发的领域,人在知识的眼前是极其渺小的,在浩瀚无尽的学涯里,期许大家能以最谦卑的态度来学习研读古时侯人的智能。
文章《紫微科技每日星运势》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