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
文殊菩萨生日: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是属兔人的本命佛。

文殊菩萨是属兔人的本命佛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该本命佛能保佑兔年出生的人,增加创造力、开发力,使您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使事业飞黄腾达。
因此兔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文殊菩萨之本命佛法像,能获文殊菩萨保佑加倍,增长智慧,使学业事业顺利,婚姻和谐,破除一切烦恼。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菩萨梵文 Manjusri。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古译: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或室利是头,德,或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和佛陀,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称「大智」。在中国,他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并称四大菩萨。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其外形为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利)、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形。
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经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古之丛林,今之佛刹,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离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名菊,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是文殊菩萨所居。文殊菩萨诞辰纪念日: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愚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文殊菩萨生平事迹
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很早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见《文殊般涅盘经》)《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有佛名为龙种上如来,即今文殊师利菩萨是也。’《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
而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第三王子名叫“王众”,在宝藏佛之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将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庄严清净佛国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般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充满整个世界。第三王子发愿以后,宝藏佛即命名他为“文殊师利”,授记他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为“清净无垢宝窴”的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现如来”。’
《观佛三昧海经》说:当时世尊为诸大众,说观佛三昧之后,文殊菩萨接着又告诉大众说:‘在过去宝威德如来时,一位有德长者的儿子,名叫“戒护”,仍在母胎的时候,就受了三归依。到了八岁时,父母礼请世尊到长者家接受供养。那时童子见到佛陀,安祥的威仪、平稳缓慢的步伐,在佛的每一步脚下生出莲华,而且身相具有广大光明。见了以后非常欢喜,向佛恭敬礼拜,礼拜之后仔细地看着世尊,眼光不曾暂时离开。一见到佛之后,即除去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重罪。
自从这次见佛以后,生生世世恒常遇到百亿那由他恒河沙数诸佛。如是众多的世尊们都开示这个观佛三昧,后来又遇到百万尊佛陀出世,皆是同一个名字,号为“栴檀海”。当时童子都亲自奉事供养诸佛,中间毫无遗漏空缺,既礼拜供养诸佛世尊,又合掌恭敬地观看佛的相好。由于观看佛陀身相的这种殊胜功德之因缘业力故,再一次又能亲近百万阿僧祇劫诸佛。从此以后,就获得了百万亿的念佛三昧,得百万阿僧祇的旋陀罗尼。既得此三昧及陀罗尼后,诸佛即现前为他说无相法,刹那之间就获得首楞严三昧大定。
由于最初童子受三归依,礼拜一次佛陀的缘故,又因为仔细观察如来的相好,心无疲厌懈怠。只是由于这个短暂的因缘,就能够遇到无数诸佛,更何况是一向专心系念,完整究竟地思惟,观察如来色身的种种相好呢?当时的童子,难道是别人吗?那就是我文殊师利啊!’文殊师利菩萨说完之后,释迦世尊告诉阿难:‘你应当受持记忆文殊师利所说的话,普遍地告知一切大众,以及未来后世的众生,如果有人能够礼拜、能够念佛、能够观佛者,应当知道此人,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功德平等,没有差异。’
与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末后的偈颂大略相同,《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文殊、普贤,是华严会上辅佐毗卢遮那佛的两位大圣,此二大菩萨所陈述的行愿,以及他们说法度众生的内容,无不是以念佛为基础,以净土为归宿。世间有一些执著华严而却轻视净土法门的人,应当知道要明察警惕才是!
文殊菩萨的故事传说
大圣文殊,不仅在五台山设立道场,摄化有缘之人,还深入民间,示现凡人模样,随缘说法,普渡众生。例如佛教中著名的寒山大士,就是文殊菩萨应世。寒山示现出身贫苦之家,自幼父母双亡。他的兄长不仁,他饱受饥饿困苦,为了求知谋生,四处流浪,其诗云:‘出生三十年,常游千万里。’可见其流浪生活的艰辛,后来到天台山出家,隐居于寒岩,感到非常满足。但为了求得饮食,经常到国清寺找老友拾得。当时拾得在寺内担任行堂工作,将剩余的饭菜收集起来装进竹筒,送给寒山子。寒山子的行为与众不同,尤其他所吟诵的诗歌,蕴含深厚的佛法道理,都是警世的箴言。所以虚云老和尚说:‘法身清净若琉璃,肉眼看来那得知,欲识其中玄妙处,细读寒山百首诗。’
还有在中国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戒阇黎的高僧,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据传记记载:宋朝台州临海县有一位长者名为娄原祐,乐善好施,他的父亲曾任少卿,也是一位仁慈爱物之人。娄夫人张氏夜晚梦见月光入怀,之后怀孕生下一子,取名顿吉。顿吉出生时就说:‘感谢父母,养育我辛苦,我要度化众生,为世间解除苦难。’父母听后又惊又喜。有一天,小儿突然要求母亲准备七人份的斋饭,果然不久就有七个和尚前来。其父娄原祐合掌问道:‘大德从哪里来?’其中一人回答:‘我们从南印度来,听说您生了个奇子,特意前来祝贺。’饭后,和尚们见到小儿,其中一位说道:‘仁者有情之道,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保持清醒。’小儿拍掌而笑,和尚离去后,小儿对父母说:‘刚才来的七人,都是佛菩萨化身人间。’
顿吉五岁时自称是六和大师。十五岁时告别父母出家,在杭州路上遇见慧光和尚,说明了自己的出家意愿。老和尚推荐他去飞来峰见波利多尊者,尊者问他:‘你从哪里来?’答:‘从缘分而来。’问:‘你姓什么?’答:‘我姓佛性。’问:‘你身为俗人,如何知晓佛性?’答:‘我虽身为俗人,却通过世俗之事领悟真谛,真俗相融,毫无二致,无二之性便是佛性。’波利多尊者赞叹其根基深厚,为他剃度出家,赐名‘善戒’。从此,善戒云游四方,广度众生。但他行为怪异,不同于常人,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
淳熙二年,善戒与弟子普明、道全等人,从五台山同赴潼州,途中经过一处渡口,名为化生渡。对岸有一神庙,称为五郎祠。五郎神常显灵,命令村民每日杀猪宰羊祭祀,五郎神知道善戒必将经过此地,化身为虎拦路。善戒知道这是五郎神所变,用手推开老虎让路,来到五郎祠,指着神像斥责道:‘你是从一郎到五郎,随意兴风作浪,宰杀牛羊,我现在为你宣说无生法,以免你们世代冤仇。’五郎神像随即倒塌,五郎祠也自行起火焚烧。
淳熙三年,善戒来到洛阳,洛阳有一位富商名为李光弼,常听信妖言,沉溺于邪魔之中,善戒怜悯其愚昧,被邪魔迷惑,亲自前往其家,端坐入慈济三昧。各种邪魔纷纷现形,有的是邪魔外道,甚至包括牛神鬼怪之类。这些邪魔向善戒哀求:‘请为我们开导。’善戒说道:‘你们这些邪魔妖精,本性原本清净明亮,从今以后不要再伤害生灵。’邪魔们感恩而去,李家自此安宁,而李光弼也皈依三宝,信仰正统佛法。
淳熙六年,善戒经过一处地方,看见一名屠夫名为金炳,正绑着一只羊,准备举刀宰杀,羊咩咩哀叫不止。善戒说道:‘你因不修德行,才会遭受这样的痛苦。’仅仅这两句话,羊不再哀叫,屠夫也停止了杀戮。善戒开示道:‘人变成羊,羊变成人,只在一念之间。一切众生,无不曾经做过父母、兄弟、姐妹,为何要在其中取而食之?你们从黑暗走向黑暗,报应循环,若能返回真理,从黑暗走向光明,脱离此身,应当皈依三宝,永不杀生。’金屠夫听后,放下屠刀,舍弃家庭出家,忏悔罪业,善戒为其剃度授戒,法名可化。
后来,可化想要前往天台山参访石桥禅师,途中遇到强盗,被一群强盗围攻痛打,可化大声呼喊‘冤家痛哉’。强盗们笑着回应:‘正是冤家。’将可化捆绑在树上,准备活剥其皮。这时一名强盗首领走来,询问情况后说道:‘他是出家人,哪里有钱,杀他无用,放他走吧!’可化侥幸逃脱,不敢继续前行,返回善戒处,告知经过。善戒说:‘如果没有我的帮助,你必定偿还因果。’可化这才明白,那个强盗首领其实是善戒的化身。
有一位知府名为江平父,一天对他夫人说:‘听说兜率院的和尚善戒,能吃三个猪头五斗酒,我想试试这个和尚的食量。’夫人同意,请来善戒。还没开始谈话,先享用饮食,桌上的酒菜被一扫而空。太守见善戒食量惊人,不禁称奇,但太守夫人在后面偷看,发现腾空而入的鬼神环绕在善戒周围,善戒将食物抛向两边,众鬼神接住并食用。事后,夫人将所见告诉太守,太守再次请善戒来应供,暗中偷窥,果然如夫人所说,对善戒敬畏不已。
有一次,善戒买了许多虾煮熟后食用,卖虾的人来讨要钱款,善戒囊中空空,无法支付。虾贩大怒,声称无钱,要回虾。善戒大笑,张口喷出满桌鲜虾,活蹦乱跳,众人惊骇不已,善戒头也不回,拉着周婆,边歌边走。周婆唱道:‘笑煞愚痴汉,管家无歇时,四山若来合,妻子各分离。’又唱道:‘世人都笑我,我笑世间人,如意摩尼现,无人识本真。’善戒则唱道:‘疯僧疯婆,吃酒蹉跎,太守仁风,阇黎神诀。’
原来绍熙四年,台州遭遇大旱,百姓祈求神灵保佑,但毫无感应,反而烈日更盛。当时太守将城隍庙的神像搬出暴晒,责备神灵不能拯救百姓。夜晚梦中神灵告知:‘你知道龙属负责行雨,若无天命命令,不敢擅自行动。城东兜率寺的善戒和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能够致雨,可以前往求助。’第二天,太守斋戒沐浴,带领下属亲自前往寺中求见善戒。其他官员进去后,看到善戒醉酒未醒,呕吐满地,出来告知太守。太守不信,直接进入室内,发现善戒清醒如常,且满室异香。太守问:‘大人前来有何事?’太守说明来意,恳请善戒慈悲降雨,拯救民众。善戒说:‘大人不必担忧,自有安排。’太守走后,善戒取纸墨书写焚化,不久大雨倾盆而至,四境水量充足,秋季播种,竟获丰收,农民欢歌道:‘仲春喜新晴,六月遭酷热,太守扬仁风,阇黎妙神诀,除热得清凉,歌声几时歇。’
一天,善戒大显神通,放出耀眼光芒,众人皆见其头顶毫光万丈,光中现出七佛,随后对众人说道:‘老僧尘缘已尽,今日与你们告别。’善戒圆寂后,身体依然挺立不动,面容如生,荼毗之日,抬之不起。其弟子道稠告知众人:‘吾师为七佛之师,方便示现,凡火不化。’于是为师父敞开胸怀等待,忽然胸中冒出三昧火自焚,五彩祥云缭绕不散,舍利如雨落下,建塔于寺,永镇山门。
善戒圆寂后,有人对周婆说:‘戒和尚已经去了。’周婆随即在普济桥下坐化,化生莲华,香气交织,见者无不惊叹。七日后,忽然出现一位奇异僧人,唱道:‘戒师文殊,周婆普贤,随肩搭背,万世流传。’原来善戒与周婆,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深入民间,随缘教化,可惜世人不知,实为遗憾。
智引人生
文殊菩萨之所以能成为诸佛之母、菩萨之师,能阐述诸佛功德,激励修行者,能巧妙方便地现身说法,全靠久已证得无上智慧。至于古代高僧,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成为佛门中的佼佼者;以及古今圣贤,能自立助人,自达达人,也都依赖智慧的引导。因此,人们无论想成佛作祖,成圣成贤,建立功勋,造福社会,或是做个普通正直的人,都应该摒弃妄念,追求智慧。
很多人认为智慧就是聪明,其实不然,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必然通晓事理,知因识果,辨别是非,分析邪正,甚至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必定能突破愚昧无知,摆脱名利束缚,走上人生正轨,止恶向善,利己利人。而聪明的人虽然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智慧的指引,处理事务往往仅凭主观臆断和个人情绪,加上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干扰视线,常常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的占有,不惜牺牲他人的福祉。结果,制造人间罪恶,引发社会纷争,导致世界混乱。
当今世上许多违法乱纪、不守规矩、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不讲道德、不顾正义、滥用职权的人,或者唯利是图、草菅人命、研发大量杀人武器的人……,无一不是聪明人。由于聪明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认金钱,不重仁义;只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明;于是凭借聪明才智,大展私欲抱负,争夺名利,设下圈套,……。由于聪明人越来越多,世界也变得越来越混乱,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缺乏智慧的指导,致使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耽误自己的前程,更是误尽天下苍生。
今天,本人将能够影响人类未来的智慧,尤其是能造福大众的无上智慧,介绍给大家,希望在座的各位,借此机会,认识到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不仅是人生的财富,成佛的根本,更是开启觉悟之路,促进人生觉醒的工具。我们不仅要勤奋追求世间的智慧,以规范人生,创造光明远大的未来;还要追寻出世间的智慧,特别是无上的智慧,让自己掌握智慧的宝剑,勇往直前,揭开人生奥秘,克服时代困难,实现二利(自利利他)的宏愿,达成人生理想,提升至善的德性,开辟至美的前程,走向至真的境界,摆脱人间忧愁苦恼,超越三界生死轮回,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天堂,建设人间净土,推动世界和平。让苦恼的人生获得永恒的快乐,让愚痴的人生得到智慧的照耀,最后,祝愿各位智慧增长,身体健康,前程远大!
文章《1979年属羊人的本命佛》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