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蛊卦详解(详解易经:蛊卦——除弊更新)

分类:算命作者:个性指的是2025-04-28510

古代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其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它的毒性最大,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蛊毒、蛊虫、蛊气、蛊疾、巫蛊、蛊惑人心,蛊这个字总是与毒、害有关。由此可知,由随卦到蛊卦,一定会有大的动静、变化发生,不会一直随顺、随和下去。《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卦上承豫卦与随卦,愉悦带来随从,长时间因循苟且,一定会积弊渐多,甚至染上顽瘴故疾,为了防止积重难返,就要时常变动更新、及时破旧立新。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常流动的水不会发臭,常转动的门轴不遭虫蛀,毛主席指出它们之所以不腐不烂,是因为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山风蛊,“山下有风”,风落山下是异象,风在天上、山上可畅行无阻,可保空气流通正常。但风堆积在山谷里不易疏散就变成瘴气,如同人事中的积弊。同时上卦艮为少男,下卦巽为长女,二者相配是典型而夸张的姐弟恋,为封建伦常所不容,在《周易》中象征妇惑男,导致淫溺惑乱、房事过度所生之顽疾。人事中的积弊和人身上的顽疾如同山下之风,被困阻停滞成为瘴疠之气的来源。然而风遇山而回,又会吹来新风,涤荡一切,也就是说消除瘴疠之气也有赖于风,如同治与乱本出同源。蛊代表乱,同时也代表治乱,把乱治好。君子由此领悟有乱就要治,要下决心革除陈腐的积弊,于是“振民育德”,使之觉醒,不再懒散,从而人事焕然一新。

因此,本义不是一般差的蛊卦居然有绝佳的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从卦变来看,蛊卦是从泰卦变来的。泰卦的上六下来成为初六,泰卦的初九上来成为上九。《彖传》曰:“刚上而柔下,巽而止。”巽为和顺、艮为止,所以蛊卦的态度是和顺的,同时在这一卦刚强主动的力量上来了,要施展其改革的意志,阻止由于一直随从而造成的因循苟且之势,可谓是刚柔并济,稳健推行改革革除沉疴,所以会很顺利、通达。《易经》中凡有“利涉大川”的卦辞可知该卦必含经卦的乾卦或巽卦。乾为天,代表刚健强大;巽为风,渡过大河要靠风来助力;蛊卦有风,凭借此风能推陈出新,于是在天干甲的前三天破旧,在其后三天布新。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干”是干预、救治,采取行动改正;考是指过世的父亲。救治父亲遗留的积弊才是好儿子,这样亡父才不会被人诟病和责难。这样做固然是有危险的,但由于目的是好的、方向是对的,又是平稳有力推进(阴爻居刚位,比较柔和),所以最终能做成功。从爻变来分析,初六是由泰卦的上六变来的,这样,原先泰卦的下卦乾就消失了,乾为父,这意味着到了蛊卦,父亲去世了;同时上卦变成艮,艮为少子,这里代表有了儿子,儿子出来救治父亲的遗留问题。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蛊卦由泰卦变来,泰卦上面的坤消失了,坤为母,说明母亲也去世了。六五是坤卦的主爻,这里代表去世的母亲。九二与六五为阴阳中位正应关系,所以象征着儿子对待已经过时的母亲遗留的积弊,会采取居中之道,比较宽容而不过于正固和执拗。在古代正统家庭,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一般有权力、有可能犯错特别是留下比较严重积弊的人都是父亲,母亲往往柔顺,即使犯错也是跟从父亲连带所犯或者一些非原则问题。所以救治亡母留下的积弊态度上要柔和委婉,不可正面深究,恰到好处即可。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同样是救治父亲遗留的积弊,初六是阴爻在刚位,态度相对柔和;九三是阳爻在刚位,同时属于经卦上爻为阳爻的情形,可知态度比较强硬激烈。由于改革过激,矫枉过正,必然招致一些不良反应和反对责难,所以会有所懊悔。但由于九三之上是艮卦,艮为止,“小悔”被及时止住,不至于有大的灾难。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裕,本义丰富、宽绰,这里的“裕父之蛊”指宽容对待父亲留下的积弊。由于六四是阴爻居柔位,本身柔弱、被动,无法救治,只能一味容忍积弊,这样当然遇到可能,所以叫“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用”是被的意思。《彖传》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六五在上卦中间,中为中庸,下与九二正应,所以行动温和而正派,是得道的柔顺之君,所以会被众人称誉。儒家视中庸之道为做人的正道,这里面不仅是做人的智慧,更是为人的道德修养。子承父业,救治流弊,要以德承之、以德改之,积善行德,就能重振旗鼓、焕然一新、光耀祖宗。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上九是从泰卦下卦乾的初九上来的,乾卦为天子,代表政治领袖,到上面后下有九三、六四、六五组成的互卦震。震为诸侯,上九在王侯之上。再者,单说上九在最上一爻,也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无论怎么看,上九都不用侍奉王侯,看别人的脸色,而是自己高尚其事。回顾蛊卦从下往上,一路走来都要救治和改善,到了上九已经改造完毕,不用卷入世间活动,只需要使自己的心志行为高尚,独善其身。其实,孔子正是这样的人物,他在俗世中的地位当然低于王侯,但在周游列国后,其思想和心志超越了社会的蛊乱,修德敬业、弘文兴教,心意值得后人取法,成为后代传颂的至圣先师和万世景仰的圣贤典范。

蛊卦主要讲述家庭事务,教导人们如何应对和解决祖辈基业中的问题与错误。中国文化一贯强调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理念。蛊卦从家庭延伸到国家,用家庭问题比喻国家事务,深入探讨了中庸之道在处理上一代遗留的政治、社会、家庭等问题中的应用。治理这些弊端仍需继承,而非彻底推翻重建,而是要刚柔并济、循序渐进地优化改革。这一理念在历史中多次得以验证:大多数变法改革都难以善终,例如商鞅变法最终以商鞅被五马分尸收场;王安石在变法中败给了保守派,被迫离职返乡;张居正虽在万历初期推行新政风光一时,死后却遭毁誉抄家。因此,改革不宜过于激烈,打击范围不宜过大,冲击力度不宜过强,应尽量宽容待人,避免逼迫对方至绝境,以免引发报复。既要坚定革新目标,又要掌握尺度,以德服人,团结所有可合作的力量,以治病救人的态度对待顽固分子,才能顺利达成目标。

文章《蛊卦详解(详解易经:蛊卦——除弊更新)》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866818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