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经文本义试解
文/谯皓中
第二节,乾坤卦应自强厚德之解
乾坤二卦,有个独特之处,有【用九/用六】,如乾卦:用九,见群龙五首,吉。这里的‘用九’不把它作为与‘上九’格式对应,而是作为乾卦的卦后辞,我们已经知道九和六代表的是历法中冬至、夏至,阐述的是阴阳的一种运动。也只有乾、坤是全九、全六,那么它就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即是“要像自然万物规律一样,运用《乾/坤》卦六爻变化的道理,xxxxxx”
关于卦画、卦名和卦辞:现代通行版是‘卦画 卦名:卦辞’的结构,通过我们的研究得到了更顺畅的方式,其结构更正为‘卦画:卦名,卦辞’,卦名做主语。其表示法如下:
乾坤从键川衍化过来,即是从刚柔升华到天地的,川同河流滋润的是土地,鍵同刚强象征的是力量,乾坤涵键川适宜也。《象传》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经就点了题,乾以象君子,比喻为龙,指向刚强;坤以象大地,指向厚德以承。
贞字在文本中是极其普遍,约109字,《説文》:“貞,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本义与占、卜同源,即在神鼎上祭拜占卜,察看神迹。文中有贞的均为问过神灵之吉祥,凡有占断的,都是对行为或过程上的论断或经验上的实际建议。
乾卦三爻无咎,四爻无咎、六爻有悔,用九吉。无咎即是上天未降灾祸,在现实中要把握这个度,属判定词。六爻有悔,即会有懊恨或过错,多经验性的判词。用九吉,吉字甲骨文是斧形武器,代表首领加上口,言说组成,表示王者对天地神灵的感恩与赞美。
坤卦卦辞贞吉、四爻无咎无誉、五爻元吉。贞吉即贞卜为吉得保佑,无咎无誉即没有灾祸也没有称赞,元吉即大吉,完满。
元:起始之意;亨:享受,达成满足;利:好处、利益;贞:占卜,观察神示。这些均为甲骨文或金文时期的含义,即商周时代的释义。原句应为“乾,元亨,利贞。”并省略了主卦的核心内容,龙象征君子,君子包含领袖之意。《文言》中将元、亨、利、贞视为四种状态,并引申为四德,这是后人的创作。
龙:依据《史记》记载“西伯狩猎”时的卜辞提到“所得非龙非离(罗),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表明龙与老虎、熊罴、野猪、猛兽等体型相似,拥有四肢和躯干的大型猛兽,经研究龙可能是中国古代的扬子鳄,若视作鳄鱼来解读,乾卦也可被理解为捕捉鳄鱼的六个步骤,描述的是日常生活经历。龙亦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奇生物;龙是古代帝王的象征,本文采用此寓意。《周礼·周官·瘦人》提及:“马高八尺称为龙,七尺为騋,六尺为马。”此处的龙可理解为马,其天马象征的是天文中的北斗七星。
勿:《说文》解释:“勿,州里设立的旗帜。其形状似有三游,杂色布料,一半红一半白,用于引导民众,故名勿勿。”本义是古代士大夫所立的旗帜。半赤半白,主要用于召集群众。不的意思是后来衍生的意义。
或:《说文》:“或,邦也。”与国同义,本义为:军队守护的一方领土。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古人称军队守城为“或”,称全民皆兵为“咸”。“跃”有迅速、跳跃之意。渊:本义为河流中的回流。引申为深水、深潭等。这句话表面上难以理解,实际上承接第三爻至第五爻的过渡,强调要勇于拼搏,由君子转变为飞龙。
君子、大人和小人:《周易》正文中,“大人”一词共出现十二次,并常与“小人”“君子”对比出现。“小人”通常指普通百姓。“君子”指具备为王条件和实力的人,为领袖之义,后世才演变为有德者的通用称呼。因此,“大人”是介于“小人”和“君子”之间的角色,即古人所说的“百官”。当然,百官内部存在差异,有统领百官的大人,也有仅担任小官的大人,这需根据上下文具体判断。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朋”,王国维《说珏朋》:“殷时玉与贝皆货币也。”五个小贝壳连成一串称为一朋,后来引申到串连、聚集的意思。这是用其本义。而西南和东北,实际上是周族人自己为原点的。说的是人口的迁移对经济的兴衰的影响。周族有二大迁徙,一是夏未,祖先不窋(ku)失官,为逃避商族的打击而放弃肥沃的泾渭平原,逃往贫瘠的山区豳避难;二是古公亶父时,重新迁回周原故里。西南方指的是是周原,东北指贫瘠山区。
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箭靶上用赤碣色泥浆涂抹的醒目靶心。后来分五行,黄色表中央。而黄帝表示的是最早教练射箭习武的首领。
习:的本义为鸟类频频试飞。引申为学习、熟悉等义。不习即不熟悉或未开垦。直、方、大是先迷后得主的生存经验总结。
事:《说文》:“事,职也。”古文事、史、吏为一字,其本义为官职、职务、职业等。
括:本义为结扎、捆束,引申为包容、搜求等义。此用本义。
乾坤之章义:
“二二相耦,非覆即变”(换位结构,变卦是卦爻性质的改变,覆卦是从另一角度构思)特征分析法看乾坤两卦核心思想。

文章《乾坤卦辞》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