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地广物博,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的地域才会被分为南北方,而这些不同地方在过年的习俗也是各有不同,究其原因还是与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脱不开干系,本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南北方小年不同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年的解说
人人都会过小年,但需注意小年并非固定于某一天。由于各地风俗差异,“小年”的具体日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的主要民俗活动包括扫尘、祭灶等。传统意义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为腊月二十四,但在南方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自清朝中后期起,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的同时也会祭祀灶王爷,为节约开支,百姓纷纷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俗。
南北小年有什么区别
风俗不同南北方的小年更是有区别,在不同的地方过小年的禁忌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南北方来说,差距更是比较明显。举个例子来说,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造成天灾。
南北方小年不同风俗
年粽
南方人小年吃年粽,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各取所爱。
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毕竟好吃还好做。
文章《2020年为什么有两个小年》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