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和白露的节气隔着几个节气?
白露时间为每年的9月7日到9月9日,而寒露时间为每年的10月8日或10月9日,中间隔着一个秋分节气。24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飄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寒露和白露有什么区别?

1、白露与寒露虽同含“露”字,但两者所呈现的露水特性却有所不同。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地表的露水也更加冰冷,即将转变为霜。白露标志着炎热逐渐过渡到凉爽,尽管暑气仍未完全消退,清晨可见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露凝而白”。而寒露则表明天气进一步转冷,早晨的露水更加清冽透明,展现出深秋景象,白云红叶映衬,偶尔还能看到早霜;即使在南方地区,秋意也已十分浓郁,蝉声渐息,荷叶凋零。2、白露与寒露的气候特点存在差异。白露三候如下:白露初候,鸿雁南飞。鸿雁体型较大,小雁则较小,自北向南迁徙,虽到达南方,但并非定居于此。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秋意愈加明显,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寻找温暖之地度过冬季。白露二候,燕子归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燕子的解释可参照春分时所述,此时由北向南迁移,燕子是南方的鸟类,因此称为归。”燕子春天离开,秋天返回,这时要飞往南方避寒。白露三候,众鸟储存食物。《礼记》注释道:“羞,指可食用的食物。”所谓养羞,即储存食物以备冬季所需。这意味着秋天是收获与储备的季节,鸟类同样感受到肃杀之气,纷纷囤积食物准备过冬,有些鸟儿还会换上厚厚的冬羽,迎接寒冬的到来。寒露三候如下:寒露初候,鸿雁做客。宾,即客人。先到者为主,后至者为客,表示即将结束的意思。大雁在仲秋时节率先抵达被视为主人,而在季秋时期后到的则为客人,《通书》中写作“来滨”,滨,即水边,也可理解为相通。寒露二候,雀鸟入海化为蛤蜊。雀,指小型鸟类,种类繁多,这里特指黄雀。大水,即海洋。《国语》记载雀鸟入海变为蛤蜊,因寒风凛冽,许多雀鸟进入海洋并转变成蛤蜊。这是飞行动物转化为水生生物的现象。蛤蜊属于贝类,这种小型蛤蜊尤为常见。寒露三候,菊花绽放黄色花朵。草木大多在阳光充足时开花,唯独菊花在阴凉处盛开,因此特别提到菊花。其花色正好对应季秋土旺之时。
文章《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