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乔迁新居的习俗你知道几个?

分类:相术作者:呐傷已黯淡2025-04-28643

新屋建成或购置新房并入住,被称为“乔迁之喜”。关于这一说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鸟儿离开深谷,迁往高大的树木”。因此,“乔迁之喜”蕴含着“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吉地而居”的寓意。既然乔迁是喜事,自然少不了各种宜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诸多乔迁习俗。

我国幅员辽阔,一山一水之隔的地方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加上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化及不同政治文化的熏陶,各地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差异在乔迁的习俗和物品使用上尤为明显。

按照老北京的传统,乔迁新居前要放鞭炮。老北京认为“新人新房头上三只鬼”,放鞭炮可以驱邪避凶,确保新宅平安。如今看来,这种说法含有迷信成分,但放鞭炮祈福、期盼新生活红红火火的愿望却是真实的。上海人在乔迁时除了放鞭炮,还会烧香。据说烧香不仅是祈福,也是为了安抚土地公公,因为新家占据了土地公公的地盘,让他无家可归,所以要在房间各处烧香,让他享用供品后另寻他处。由此可见,无论是燃放爆竹还是焚香供奉,都与根深蒂固的传统神鬼观念密切相关。

在乔迁新居时,各地不仅仪式不同,使用的物品和顺序也有讲究,各有特色。

在浙江杭州、绍兴一带,乔迁中最先搬入的是“发蓝”。发蓝是一种用彩纸包裹的小竹篓,里面装有头发等物,挂在厅室中柱的角顶。据传,最先搬入“发蓝”是为了取其发达之意。搬入“发蓝”后,再搬入梯子和用来晾晒婴儿衣物的“节节高”,寓意步步高升。随后,搬入两盆吉祥草和万年青,以及一担柴米,象征“万年吉祥”和“柴米充足”。接着,搬入神堂、祖先堂及箱笼杂物,主人焚香供奉,其他人不得说话,称为“闷声发大财”。

而在江苏扬州,乔迁新居则另有讲究。扬州人称乔迁为“进宅”。进宅前,先搬入一盆吉祥草和万年青,象征新居吉祥如意;随后放鞭炮,搬入家堂神龛,祈求祖先庇佑;接着将“子孙桶”搬入房间,期望子孙平安、世代繁荣;最后搬入家具,并在家具上放置一些芝麻秸、安豆和芦柴等物,象征“节节高升”、“安稳长久”、“财运长久”。可见,每一步都有深意。

尽管各地乔迁习俗和步骤有所不同,但有一个环节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贺新居”。乔迁后,一般会有亲友前来祝贺。在山东城乡地区,这种祝贺方式称为“温锅”。温锅又称“温居”或“暖房”,指的是兄弟分家或一方搬入新宅时,邀请亲朋好友熟悉新环境,受邀者携带礼物前来祝贺,主人设宴款待。

在被誉为“中国爱情圣地”、“牛郎织女故乡”的山东沂源,每当儿媳与公婆、妯娌分家乔迁新居时,媳妇的娘家亲属、男方的长辈、弟妹兄嫂、侄子侄女等都会前来道贺。当然,前来“温锅”的人手中也不会空着,有的带柴、米、油、盐、粮食、酒菜,而讲究的人家还会带上大公鸡和大鲤鱼等,一方面祝愿乔迁者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另一方面也有祝愿“鲤鱼跳龙门”、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醉醒堂温馨提示:关于乔迁新居的习俗,全国各地还有许多细节各异的规定,难以一一列举。但从整体来看,无论各地习俗如何,其背后都是中国人民朴素的祈吉心理的体现。丰富多彩的乔迁习俗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建了中国的传统吉祥文化。


文章《乔迁新居的习俗你知道几个?》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911222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