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

分类:算命作者:丆做情种2025-04-28734

腊月是春节到来之前的时间,腊月也快到了,人们也开始准备过节了,腊月的风俗是什么呢?风俗是什么?下面就来说说本期的黄历吧。

腊月的风俗是什么

腊月二十八日制作了面食,准备了主食。过去没有快速发酵粉,普通面团不易保存,容易变质,因此腊月二十八日就提前做好了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还额外准备了27个面团。从腊月二十八日开始蒸枣花,其实就是蒸枣馍,里面包有馅料。老规矩说,正月初一到十五可以生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老北京人习惯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制作主食。春节期间忌讳蒸、炒、炸、烙等烹饪活动,因为“蒸”谐音“争”,“炒”谐音“吵”,“炸”谐音“诈”,“烙”谐音“落”,这些都不吉利。老北京人在年前全家吃一个星期左右的储备食物,据说隔年的食物不宜食用。如今市面上卖的馒头花样繁多,价格也不贵,因此平时自己蒸馒头的人越来越少。但在年关之际,许多人仍遵循长辈的传统,在腊月二十八去餐馆用餐,第二天再准备蒸馒头。

腊月二十七准备过年吃的肉类,二十八号的时候要准备面食。以前还没有现代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就容易坏了。只是,因为面很难腐烂,所以二十八号会上面条,准备正月初一至初五的主食。另外,那是因为中一到中五之间不能点火蒸馒头。

在蒸枣花的日子里,太原人要蒸“年糕包子”。河北人准备“蒸枣花”除夕祭礼祖先作为供品;河南人也说:“二十八、蒸馒头炸塔。”只有北京人慢了半拍,这天才“把面当头发”,二十九天再做“蒸馒头”。

在贴花腊月,除了露脸外,还要贴“贴花”,也就是年画,贴春联,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风俗来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树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之人,五木之精也,故压邪者也。”到了五代,后蜀君主孟昶雅的文学功底颇高,他年年奉命写桃符,成了后世春联的滥觞。而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技术的问世,出现了贴红纸春联代替桃木的习惯。

《》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929110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