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元旦节,就让人想到春节的时候,春节是传统意义上新一年的到来,都是按照传统的农历上来算新的一年,而现代人就演变成了每年的一月一号就是新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由法定的节假日,一般就是一天,但是如果和周末挨在一起的话,就是三天的休息时间。
中国元旦的起源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源于三皇五帝中的颛顼,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元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诗句写道:「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期,南朝的萧子云在其《介雅》诗中也有提及:「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
「元旦」一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中国很早就有了庆祝「年」的传统。「年,谷熟也」,即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设立的节日。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标志着新年的开端。「元旦」是一个复合词,单独来看,「元」表示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字的本义是天亮或早晨。在我国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了一幅描绘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伴有云雾缭绕的图画。经过研究,这是我国最早的「旦」字书写形式。后来,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又出现了简化版的「旦」字。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作为正月,夏朝时形成了「夏历」,即现今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是「岁首」,岁首这一天被称为「元旦」。
自汉武帝时期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将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定为元旦,这一习惯延续至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也就是农历或阴历,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法,并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元旦节的习俗文化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它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者是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非常的少。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中国元旦的习俗
我国对元旦节不如新年重视,所以一般中国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而已,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庆祝节日的方式。

文章《2021元旦放假时间表法定节假日几天》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