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为立夏。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黄经达45°时为立夏节点。“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节气气温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雨水特点
立夏之后,南方地区正式迈入雨季,降雨量和雨天数量显著增加。北方在立夏时还未进入雨季,其雨季通常出现在夏秋交接之际(大约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春季万物生长,夏季茁壮成长,秋季收获,冬季储藏,夏季是众多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最佳时节,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温度以及丰富的降水为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形成,在夏季风的作用下,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且湿度大,降水集中于高温期,这种雨热同期的现象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快速生长期。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是关系中国南北气候的山,它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南下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公历 2026年5月5日 19:48 立夏
农历 丙午(2026)年三月十九
文章《2023年立春是什么时候》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