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着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术士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周易》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天津老城布局讲究暗含太极图 天津市地震局研究员李大华披露惊人发现,600年前,天津城选址绝非轻率而定,而是大有讲究,仔细推演的,海河自然形成的曲线弯道竟然是3个等大的太极图。
按照几何学原理,根据其轴线和特征线切划出来的最佳位置就是天津卫城所在地。
李大华的一幅天津现有最老的地图,按主河道曲线画出的3个太极图清晰可见。他介绍,这张地图的底图是制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天津县志》中的天津县境图。由于清乾隆年间华北水利总督设在天津县城内,因此,该图的水系分布位置应该比较准确。他将这三个太极称为“三岔河口太极”、“南运河太极”和“海河太极”,3个太极图形直径相等,两极均呈正南北分布,似以逆时针之势转动。
厦门大学 生物系的一位研究者,从生物遗传密码为六十四联想到八卦六十四卦,并以四象代表四种碱基,竟发现遗传密码的许多密码的规律也在六十四卦之中,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太极图就是全部生物界的遗传密码。一些天文学家更发现,太极图就是全部与八卦的变化相符的生命遗传密码。
南京大学李州教授在其著作《易经综述》中提到:生死相互依存,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也就无所谓死亡。新生细胞的能量来源于旧细胞的分解过程;旧细胞的消亡为新细胞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分解与再生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坤卦与乾卦仅仅是生命循环中的两个关键点,它们构成了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连续过程。通过对六十四卦静态方图的研究,以及对64个生命密码子与合成生命过程的卦义及其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密码子u、c、a、g(尿嘧啶、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分别对应于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将克里克原模式中的第二和第三碱基序列稍作调整,即可实现与原方图的完美对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起始密码的aug,正好对应于益卦;作为终止密码(ugg)的,则对应于遁卦。另一个终止密码uaa对应于蹇卦,象征山洪暴发,道路受阻。uag不编码任何氨基酸,也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其对应的卦是渐卦,可能是一种调节基因,属于开关调控系统的一部分。以四象为基础构建六十四卦模型,每个卦代表一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都有其特定的功能。tr-na携带相应的氨基酸,在rrna的帮助下形成氨基酸链,进而组装成蛋白质。由此可见,生命体细胞的分解与重组过程与易经八卦理论高度契合。
17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易经通过传教士传入西方世界,逐渐形成世界易经热潮。首先影响启发了莱布尼兹发明电子计算机的思维。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自传中承认,他创造正反合的辩证逻辑定律得自易经的启发。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位徽章。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用中国易学治理国家起了富国强兵的效应。为此,明确提出:"不知易者,不得入阁"的组阁原则,举国上下掀起学易用易热潮。南韩的国旗国徽是太极图,美国著名的贝尔研究所所徽,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徽也采用太极图----美、苏、英、法、日、朝、新加坡、马来西亚、联邦德国都先后成立或举过办过易经研究会、易经学术讨论会。日本、加拿大、南非等还建立了国家级的易经研究会。
八十年代美国易学考古学会,还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世出土一件印第安人彩钵上刻上有七个表意符号,与易之复卦相符,并以考古技术测定为七千年前之物。外国一些学者评论,不仅认为"中国的易经改变的是西方人的哲学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英国的巴克特甚至认为:"人们发现传统的西方关于现实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科学事实。而同时,我们的几位科学巨匠认识到,古老的易经令人惊异地接近了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生命的秘决同易经十分相似,64个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64个dna密码子。"

文章《基因 易经》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