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干爹干妈等的一些词汇被很多人搞得很暧昧,但是事实上,拜干爹干妈的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普遍存在了,那么你知道民间为什么要拜干爹干妈了吗?本期的陈鹏解梦带你去了解。
干爹干妈,又叫义父义母,寄父寄母,从南北朝时期起,义父子/干爹干妈的现象开始出现。如北魏时,“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北齐时的权臣和士开,“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
到了隋唐以后就更普遍了,如安禄山先是被幽州节度张守硅“养为子”,后来又成为杨贵妃的养儿。唐末五代,认“义父子”现象更是极为盛行,当时军阀无不收养义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假子义儿很多,甚至建立起了“义儿军”。
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还专门立了《义儿传》。神话故事西游记里,托塔天王李靖也有个干女儿金鼻白毛老鼠精,在陷空山无底洞落草为妖。到了现代,只要稍微注意下,你就能发现身边不少人已经有了干爹干妈,或已经认了干儿子干女儿。
拜干爹干妈在民间可是一件大事,不是两人说下就行了的,因为这可是确定为一辈子的事,是两个本来没血缘关系的家庭通过这个关系成为了亲属关系,是需要经常来往的,互相帮扶的。甚至会些很郑重的仪式,会需要一些对应的仪式礼物,比如福建会需要猪脚和细面做礼,具体仪式和所需要的物件各地差异很大。
拜干爹干妈的最常见原因:孩子身体不好。
网友半缕未织说:我是刚出生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感冒发烧不断,跑遍了周围的儿科医院,传闻中的儿科圣手,都不见好,后来父母病急乱投医跑去搞了迷信,算命的说只要拜干亲就能好了,就拜了邻居做干爹干妈了,还用他家的姓另取了个挂在他家族谱下的名字,可能是后来长大点体质好些了吧,身体居然也就慢慢的好起来了,但这门亲戚关系也就定下了,干爹干妈都是普通的农民,小时候就非常疼我,现在逢年过节的也拎些烟酒补品的回去看看他们和干哥哥的儿子。
因健康而让孩子拜干爹干妈的是最普遍的原因,比较讲究的地方会选个好日子,父母亲要准备好酒菜邀请干爹干妈过来(有些地方的则在干爹干妈家操办),还需要给干爹干妈礼物,当然,做干爹干妈的也会回个礼。通过这个仪式,两家人就成为了关系非常好的亲属,干儿子干女儿很多大事是需要出面的,甚至买房结婚都需要出钱。民间认为,身体不好的孩子拜了干爹干妈能消除灾星,就能健康成长。
有趣的是,某些地区的干爹干妈关系具有临时性质。例如,在郑州、开封的部分乡村地区存在一种“碰干爹干妈”来给孩子取小名的传统。据该习俗规定,新生儿的父亲需在孩子出生第一天清晨外出寻找对象,一旦遇见便将其视为干爹或干妈并请求为其子女取名。由于缺乏准备时间,所取的小名通常显得简单粗俗,如“狗剩”、“二狗子”、“猫儿”、“粪球”等。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取名越土气的孩子越容易抚养长大,且不易夭折。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做法已逐渐减少。另有一些地方采取更为周密的方式,提前安排相关人士等待,最终得出的名字自然更加雅致得体。
你可能也喜欢:
陈鹏解梦:偏财运如何在梦境中体现
陈鹏解梦:做到与鬼相关的梦是怎么样的
陈鹏解梦说习俗:怨念最深重的三大厉鬼
陈鹏解梦:好运来临有什么梦境征兆
文章《陈鹏解梦说习俗:拜干爹干妈的真实原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