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星座,人们最先的反应大多是黄金十二宫,其实我们也是有许多关于星象的探索,如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甚至连地支都是与星象有关的,本期十二地支就带您了解一下天干地支的星象原理。

相较于常见的12这一数字,比如12个时辰、12个月、12生肖、12星座,10这个数字确实显得有些特别,在天文学上也没有明确的单一10年周期相对应。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解答呢?例如:1971年辛亥年出生,即民国60年,恰逢中华民国一个甲子的轮回结束,对比1911年的星盘,你会发现什么相似之处?没错,就是木星与土星的对分相,也就是常说的木土冲,此时木星与土星分别位于地球两侧,构成180度角。木土对分是一种大约每20年发生一次的现象,由于木星公转周期为12年,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两者速率组合而成。而20正是10的两倍,那么在20年中的10年里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来看1981年,即民国70年的木星土星星象,发现它们刚好在天秤座合相,合相指的是土星隐藏在木星背后,同时落在地球同一侧,而非对分的180度。原来如此,每10年产生的周期,便是木星与土星合相或对分相的时间节点。
再回头看看天干,10年木土合,10年木土对,那麽以民国来看,0、20、40、60、80年等双数十位数的年(西元1911、31、51、71、91的单数十位数年),都是木土对的「辛」年。而民国10、30、50、70、90等单数十位数的年(西元1901、21、41、61、81的双数十位数年),则是木土合的「辛」年。这个「辛」还真是辛苦啊!不是价值与现实的冲突,就是价值与现实的融合。那麽其他的天干呢?
10年再分一半是5年,对分合相分一半,就是四分相的木土刑。所以1976年有木土四分,那一年是「丙」年,也就是木星在土星之前四分的「丙」,而1986年则是土星在木星之前四分的「丙」,依此类推,你就可以分出两种不同的「丙」年。既然有四分相,那六分与三分相当然不能忘记,但是10年要除以6是除不尽的,这部分就要交由图说来解释,才比较容易了解。
上面这张,是20世纪的木土相位与天干的关系图。什麽?难道土木相位与天干的关系不是固定的?我们往前往後看看吧!18世纪的1771年,并没有木土对,那是发生在1772年的事。22世纪2171年也没有木土对,那是2170年发生的事。的确,木土对也是有在移动的,只是移动的速度很慢,这是29.5年与12年的误差所形成,也就是60一甲子的顺序,其实是两个土星循环的59年与五个木星循环的60年之间的问题。因为土星经过一个星座大约是2.5年,木土对在60年後发生时,土星其实少跑了一年就到达上次木土对的点,大约慢了0.4个星座,因此木星也会提前约半年,就发生木土对的现象。如果用平均速率去算,大约每150年木土对就会进入前一个天干年,但木星与土星有逆行现象,会在两个天干之间来来回回,实际上大约要200多年才会完全脱离,这也是上面我输入资料时,为何1871年与2071年依然有木土对发生的原因。
文章《异彩纷呈的天文发现读后感》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