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解梦/正文

投射效应现象举例

分类:解梦作者:韓家大少爺2025-04-29550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下面是分享的科普知识:投射效应的定义。


  【投射效应的定义】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这种投射发生在潜意识。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


投射效应的定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


  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儿童常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即同化投射,在自我中心时期过渡不良的人常会出现同化投射。同化投射可能产生在潜意识层,也可能产生在意识层。类似的同化投射现象在成人中也会发生,它是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反面,人们不由他人角度而是由自身角度认识并推测他人与自己有同感。


  分析心理学


  投射是一种看不到的、存在于人们自身中的事物,它们在外部现实中寻找一个与它们相似的事物,然后它们把自己投射到这个合适的吸引物中去。投射不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的,投射的发起者是具有自主性的无意识心理内容,这些心理内容具有自发地反映自己、进入意识的自主功能。投射的功能起到了潜意识表达的作用,潜意识通过这种办法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沟通,为对立物的整合提供“容器”。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


  投射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影响他人;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



  具体讲,投射效应有以下三种表现:


  相同投射


  与陌生人交往时,由于彼此不了解,相同投射效应很容易发生,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自己感到热,以为客人也闷热难耐,不问客人的意愿就大放冷气空调;有的老师讲课时对某些知识点不加说明,以为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应该不用多讲,但是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则未必。这种投射的发生在于忽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意识中没有把自我和对象区别开来,而是混为一谈。


  愿望投射


  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的投射现象。比如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希望并相信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会给以好评,结果他就把老师一般性的评语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情感投射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喜欢的人越是观察,就越会发现其优点;与此相反,对不喜欢的人,越看越会觉得对方缺点多多。因此,人们往往过分夸奖、赞美自己喜欢的人,而严厉批评、肆意诋毁自己厌恶的对象。这种将个人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事物上,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自己讨厌的就是坏的心理倾向,丧失了人际交往中的客观判断力,进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误区。这种情况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像俗话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文章《投射效应现象举例》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976449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