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阴阳辨证统一、唯象思维方式进行易学研究,入门是比较简捷的。易学虽具有科学的成分,但决不等同于科学,易是生命的体验,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哲学”,而是人与自然合一的生命哲学。周易应用从象数上入手,但最终必然与精神世界相融合。易象预测学的研习分三个阶段。
1、“习其曲”、“得其数”是研习的第一阶段,是对易学的基本常识的熟练,并对易的内涵有了一定的感知。
“理属顿悟”,“因次第尽”,“先得象数,方可说理,不然事无实证,虚易差矣”。易象研究必须对八卦、五行、象爻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全面的认知,扎实的基本功是易象预测学的基础。
2、“得其志”是是研习的第二阶段,是领悟到了“易”的实质。通过易象象数学习,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完成术到德的超越,从易象预测,寻求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透过“数”,“幽赞而达乎数”,用“数”去形成自已的德和理想。
“明数而达乎德”。把“易”与自已的思想结合起来,完成社会、人生系统的认识论。
3、最后“得其为人”与易融为一体。这是一次回归,“得其为人”不是见到这个人,而是与“圣人”之道合为一体,完成与“易”的融合。易可以从数入,也可以从象入,当然也可以从理入,但易的研习必将回归“易”的“初始阶段”,但这种回归是“易”发展、完善的过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是“易”的升华。
“阶段是有层次的,“得其为人”的基础是“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的贯通,要“得其为人”应该从“习其曲”开始,认真对“易”的基本规则进行全面的学习。”
易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不仅是一门技艺,更需要深入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易学融合了道理、形象和数据三个要素,若将其割裂开来,仅专注于数据层面,则容易陷入狭隘的实用主义;若是单纯依赖文字解读,则可能沦为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这并非真正的易学之道。即便是在应用易学时,重视象数分析固然重要,但也绝不能脱离其核心精神。同时,掌握易学精髓同样是研究《周易》的最佳途径。
文章《东方易象 周易学习的三个阶段》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