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见佛或得到佛的感应,最好的办法还是得修行才行,这是最快也是必经之路,任何人都无法绕过修行直接往生极乐,但修行的人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毛病才行,不然修行可能积累不到功德,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下面就简单说一说这修行应当认清的三个毛病都是什么吧。
发心过猛

发心即修行时所发下的目标,例如规定自己每天诵念多少句佛号,每天读多少本经书等等。但我们修行讲究循循善诱,不可一步登天,因此发心最忌讳就是过猛,不要许下自己做不到的目标,那样只会让自己的福缘受损,对修行非常不利。所以,初学佛的人应该发持久心,发长远心,踏踏实实地修学,平平稳稳地进步,初发心切忌过于猛烈、急于求成。
过度怀疑
这一个毛病多是修行多年的弟子才会出现的,因为自己修行了这么久,却始终没有得到感应,也没有见到佛,更加没有感受到什么光明。自然而然就会怀疑修行道路的可信性,怀疑修行方法的正确性。这种种的疑惑,导致懈怠放逸,甚至中途退却,不再继续修行了。所以,处在第二个层次的学佛人应当勇猛精进,突破彷徨心理的障碍,排除对修行的疑惑,才可以进一步向上修学。
产生高慢
高慢即高傲傲慢的意思。这是一种强大的负面情绪,对我们的修行是起到破坏性作用的,不过这一毛病只会出现在十年以上精进的弟子身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修行这么久,应当算得上是大师了,很了不起了,自然就会产生高慢。因为高慢自大,增长了我法二执,障碍了更加长远的修学,也就不可能获得修行上真正的成就。
阅读推荐:八种修心的方法(上) 八种修心的方法(下) 什么叫老实念佛
准备在家修行佛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心诚则灵!跪拜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心!
释万行法师开示:关于修行的几个重要问题
修行,是指修改行路的轨迹,也指修改人的行为作风,行为是受自心支配的,修行先修自心,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因染俗尘,而光暗,自心不明,看不清前路,容易行差踏错。找回本来心,本来婴儿心,干干净净做人,不招业报。
六祖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请问谁知道真正修行的和尚法师们一天睡几个小时觉啊?听说4小时,这样他们为什么身体还挺健康没出问题呢?
别说法师了,按照我之前参加安利的营养课程所学,当一个人营养状况良好的时候,每天睡6小时就已经足够。如果新陈代谢较快的话,睡4小时就完全够用。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身体机能并没有达到最佳水平,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营养调理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当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并保持营养均衡时,一般的身体生物钟会调整到5-6小时自然醒的状态,不再贪睡,精神也会非常饱满。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修行者由于受到各种法门的加持,同时注重内在的调理和保养,其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会得到显著改善,新陈代谢也会趋于正常,消化吸收的能力远超城市中的亚健康人群。甚至会出现辟谷现象,能够高效地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能量,没有多余的浪费。这种情况下的修行者就像那些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保健品并且坚持锻炼的富裕人群一样。
文章《修行不精进,也是没有福报的表现》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