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百家姓窦姓。整理窦姓宗祠对联大全:门传四相,名冠三君。窦姓出处有五种说法,一说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一说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窦氏,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
四言
源自姒姓;
望居扶风。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窦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门传四相;
名冠三君。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大臣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出身于功勋贵族家庭,兄弟们都喜欢武艺,只有他爱好文史,大家都戏称他为“书痴”。隋文帝时曾官秘书中郎,李渊入长安任大丞相,任他为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他博学多才,通晓历代典章,李渊建建唐朝,他参与有关文件的起草,官内史令(宰相),深受宠信,常被召入高祖卧室长谈。他侄子窦抗,字道生,是隋文帝的外甥,曾任梁州、岐州刺史及幽州总管;入唐后,官将作大将兼纳言(宰相),高祖直接呼他为兄,宫中人也都称他为国舅。侄孙窦德玄,为高宗时宰相。德玄的儿子窦怀贞,中宗时官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睿宗时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宰相)。下联典指东汉扶负平陵人窦武,字游平,长女为桓帝皇后,桓帝死,他迎立灵帝,任大将军,封闻喜侯,掌握朝政。与太学生联结,并起用反对宦官的名士李膺等人。后与陈蕃等人谋划诛杀宦官,机密泄漏,兵败自杀。他与陈蕃、刘淑并受人敬仰,被称为“三君”。
清惟饮水;
利赖穿渠。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周·窦炽,字光成,唐初窦威的父亲,有谋略。西魏时官朱衣直阁,又历泾、原二州刺史,多有政绩;入北周,官柱国大将军,封邓国公,进为上柱国;隋初,官至太傅。在原州任上时,城北有泉水,他汲水自饮,说:“我在此州,应该只饮水。”下联说唐代长安人窦琰,任北海令时,曾穿渠三十里,引水灌溉农田,当时号称“窦公渠”。
系承少康;
源起有仍。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夏帝相之妃遭杀害时正怀孕,从窦(孔穴)逃回娘家有仍(今山东省济宁东南),生少康,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其子孙以窦为氏。
河西世泽;
章武家声。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代河西人窦广国,封章武侯事。
燕山五桂;
隋世六儒。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窦·禹钧,有义方,教五子,俱登科,时称燕山窦氏五桂。下联典指隋·窦士荣与马光等并授太学博士,时号六儒。
织锦夫感;
投床后奇。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窦滔妻苏蕙,因思夫而织回文璇玑图诗以寄。隋薛道衡有诗云:“织锦窦家妻。”下联典指隋·窦毅,其次女数岁,闻其舅隋文帝受北周禅帝位,女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难。”后代嫁李渊,为唐高祖皇后。
五言
海上神山绿;
溪边杏树红。
——窦巩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和进十窦巩《游仙洞》诗句联。
六言
才俊名传四海;
夏王威播九州。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初史官窦俨,字望之,蓟州人。有文才,历任晋、汉、周各代史官。宋初任礼部侍郎,凡祀事乐章、宗庙谥号,多由他撰定。人称“才俊”。下联典指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清河人。公元618年建夏,称夏王,都乐寿。次年迁都洛州,后为李世民所败。
七言
广平子声大学士;
张掖都尉安丰侯。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医学家窦默,字子声,广平人。曾任翰林侍讲学士,晚年加至昭文馆大学士。下联典指东汉大臣窦融(公元前16-62),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新莽时,任水波将军。莽败,他率军归顺刘玄。后为钜鹿太守转为张掖属国都尉。刘玄改,他联合酒泉、张掖、敦煌等五郡,割据河西。被推为五郡大将军。光武即位,仍归汉,从破隗嚣,封安丰侯,累进大司空。
建隆编敕垂青史;
针经指南耀禹域。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宋初时大臣窦仪,这可象,蓟州人。学问渊博,历任后汉、后击朝官职,入宋,任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后又为翰林学士,加礼部尚书。曾主撰《宋刑统》、《建隆编敕》。下联典指元代医学家窦默,着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等。
毫芒映日千重树;
涓滴垂空万丈泉。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窦叔向《青阳馆望九子山》诗句联。
织锦寄若兰之感;
投床见皇后之奇。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窦氏宗祠通用堂联。
守祖宗义方教泽;
愿子孙世代书香。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此对联出自云南省师宗县淑基村窦氏宗祠,是清代初期的作品。当时,窦氏先祖窦云开带着子女从陆良迁至淑基时,生活极为困顿,屡遭劫难,盗贼与匪患让他整日忧心忡忡。尤其当他儿子被掳至满洲兵营贩卖后,他历经艰辛才筹钱将儿子赎回。窦氏家族早期的弱势以及后来长期的繁荣兴盛,一度成为人们心中的谜团。实际上,先祖中有几代人曾担任指挥使的窦云及其后代深谙“穷则思变,变则通达,通达则长久”的道理。他们意识到,自唐代至明代直至他们所处的时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已延续了一千多年,因此,读书求学成为了他们努力向上、振兴家庭的重要途径。他们决心以那些身穿蟒袍、头戴乌纱帽的官员为榜样,无论花费多大代价,都要让子孙沿着科举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向着廪生、贡生、举人、进士的目标迈进。尽管他们知道,科举之路如同狭窄的独木桥,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这副对联遍布窦氏族人家家户户,“环廊观桂树,大业需培育,人才需培养,固其根基,壮其果实,需计十年百年”的祖训也成为窦氏族人的共同座右铭。
十言
学士荣膺,共仰六儒佳誉;
巍科高掇,争夸五桂馨香。
——佚名撰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学士窦士荣,为世人所重。下联典出宋代有窦仪、俨、侃、洅、僖五人登科。
文章《窦姓宗祠对联大全:门传四相,名冠三君》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