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解梦/正文

职场心理学的作用

分类:解梦作者:我是好人2025-04-29733

1、如何利用职场心理学,管理学最重要的18个定律


  常见的管理学有如下定律:1,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3,水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4,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5,零和游戏原理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6,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7,手表定理著名经济定律之手表定理: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8,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9,蘑菇管理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10,奥卡姆剃刀定律奥卡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

2、六项通用的职场定律是什么?


  

六项通用的职场心理定律

职场心理学的18个定律

  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


  1、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期望定律 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常会出现。



  3、情绪定律 “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因此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4、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5、专精定律 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所以无论你做任何的行业都要把做该行业的最顶尖为目标。


  6、惯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


3、职场三定律有哪三条?


  职场三定律:一是,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二是,莫管闲事;三是,不要试图在同事中发展私密好友。

第一条,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年事愈长,与人交往越多,就越发现人的脾气禀性、学识修养、成长背景的差异之大远远超出想象,而由此延伸出的敏感区、耐受点、做人底线更是千差万别。年轻时,我们总是幻想按自己的要求去改造对方,诸多冲突和摩擦就在这样的改造过程中产生。从这点上说,一个人的成熟度其实是体现在对他人的包容和相处上的。既然改变别人非常艰难,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改变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学会变通。


  变通,就是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事习惯,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期达到愉快合作的目的。这个境界看上去不难达到,实际操作中还是颇具难度的。尤其是那些极度主观、说一不二的人,要让他改变自己迁就别人,是很痛苦的。可如果对方是你的顶头上司,再苦大概也得受着,除非你咸鱼翻身,自己做老板。聪明人应该明白,生活给我们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第二条,莫管闲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职场亦然。辅导员谆谆教导我们:同事中有人利用某些政策上的疏漏,迟到早退,泡病假,不要干涉,为什么?因为Non of your business!此言极是。那人投机取巧也好,假公济私也罢,与你何干?你既非他的上级,亦非纪检人员,多管闲事,引发反感,制造矛盾,弄不好还可能卷入是非官司,百害而无一益。这条定律看上去与我们儿时受到的正义感、公德心教育很不相符,但要减少职场冲突,此为良方。要接受这个理念,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身份,不做超出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要在职场八面玲珑、游刃有余,聪明人应该学会明哲保身,止损乃生存之道。


  第三条,不要奢望在同事中发展私密好友,尤其是跟你有竞争关系的同事,想都不要想!免得到时对友情失望,对人性失望。




  要么狠;要么忍;要么走


  坚定、期待、情感

4、关于73855定律的具体内容


  73855定律由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马伯兰比,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后提出。即:人们对他人的印象,仅有7%来源于所说的内容,38%源于说话时的语调,而55%则来自外貌与肢体语言。?



在人际交流中,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包括:语言、语音、语调、穿着以及肢体动作。在沟通过程中,语言仅占7%,语音语调占38%,而最大的比重,55%,则来自穿着与肢体表现。
由此可见,在专业形象塑造方面,外表及肢体语言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内在因素。如果外表不加以精心打理,一个人的内在特质可能仅仅呈现出7%。
扩展资料:
“人际交往规律”指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从表面来看,人际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时间上具有随机性,内容琐碎繁杂,对象变化迅速,似乎毫无规律可循。
实际上,人际交往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延伸形式,它同样遵循“等价”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一方面依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个人情感与意志的内部驱动力。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人际交往规律


  概念:该定律源于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马伯兰的研究,他指出,他人对你的看法,只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38%依赖于说话时的语气、手势等肢体语言;而高达55%则来自你的外貌给人留下的印象。
举例说明:有一位姓王的女同事,工作能力很强,与同事相处也很和谐,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她外表稍显随意,不注重化妆和个人形象管理。她常疑惑为何自己努力工作却始终得不到晋升机会。
主管反馈:显然,她的外表成为了阻碍因素。每当有重要项目考虑交给她负责时,总担心客户会以貌取人,进而怀疑公司的业务能力和形象。毕竟,企业形象不容忽视。
此定律表明,在人际关系中,外貌是连接内在与外界的桥梁,恰当的外貌有助于准确传达内在的信息。



扩展资料:
在日常交往中,73855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求职面试环节,由于面试官没有充足时间深入了解你的内在素质,你的外在形象将成为评判的重要依据。基于初步印象,面试官会进一步展开对话交流。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注重外在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73855定律,人际交往中还有诸多重要法则:
1、首因效应:45秒即可形成第一印象,主要涉及容貌、衣着、姿态和面部表情等方面。第一印象将在后续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2、诚信定律:“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际交往的根本,是做人之本。缺乏诚信的人容易遭人反感,长期下去难以建立友谊;同样,一个企业若缺乏信誉也难以在市场立足。
3、面子定律:面子的核心是尊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受人尊重、获得认可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在他人面前保持尊严。
4、赞美定律:善于赞美能赢得人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真诚的赞美,这会使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被认可,从而感到愉悦和激励,同时拉近彼此心理距离。
5、互惠定律:给予他人帮助不仅有益于对方,也能惠及自身。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妙的补偿之一,便是真诚地帮助别人后也能帮助自己。”伸出援手而非设置障碍,人际交往如同回声,你善待我,我亦善待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首因效应百度百科——互惠关系定律


  73855定律由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马伯兰比,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后提出。即:人们对他人的印象,仅有7%来源于所说的内容,38%源于说话时的语调,而55%则来自外貌与肢体语言。?
在人际沟通中,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包括:语言、语音、语调、穿着以及肢体动作。在沟通过程中,语言仅占7%,语音语调占38%,而最大的比重,55%,则来自穿着与肢体表现。
由此可见,在专业形象塑造方面,外表及肢体语言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内在因素。如果外表不加以精心打理,一个人的内在特质可能仅仅呈现出7%。




扩展资料:
7-38-55法则由上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阿尔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他在一篇论文中阐述了信息传播的三种途径。
分别是:?
第一个:占比55%的非言语信号,指我们在演讲时的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被称为非言语信号或身体语言。?
第二个:占比38%的有声语言,指我们在演讲时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第三个:占比7%的文字内容,即我们常说的演讲稿。
参考资料:哈佛商学院MBA的最后一堂课——让自己大卖_中国网


  73855定律: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马伯兰比,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后得出“73855定律”——别人对你的感受,只有7%取决于你讲的内容,而有38%来自于辅助表达这些话的方式,比如语气、语调、语速、音量等,高达55%的比重决定于你的外形与肢体语言。



扩展资料:
学习沟通技巧必须掌握的三大定律

斯坦纳定理:说得越少,听到的就越多。
实际运用:
1、只有很好地倾听别人,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虚心听取意见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
2、当自己的想法尚未成熟时不应贸然发表,说得太多反而会成为行动的阻碍;
3、多听、多做、少说是成熟的标志。
牢骚效应:与其让人把牢骚埋在心里,不如让它释放出来。
实际运用:
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动力;
2、虽然牢骚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认真对待牢骚本身是正确的做法;
3、人们有许多愿望,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很少。对于未实现的愿望和未满足的情绪,不应压抑,而应将其宣泄出来,这对身心健康和提升效率都有好处。

吉德林法则:把问题清晰地表述出来,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实际运用:
1、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所在。找到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2、沟通时不知如何开口,往往是由于没有理清思路。因此,在表达之前,可以先将要点逐一列出并思考清楚,这样表达起来就会更加条理分明。


  73855定律详解:
该定律指出,他人的观感,只有7%取决于实际交谈的内容,而38%则取决于辅助表达方式(如语气、语调),高达55%的比重取决于外貌。当我们回忆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时,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他的语言或声音,而是他的形象。



扩展资料:
此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其他效应,比如
牢骚效应:与其让人把牢骚埋在心底,不如让他们说出来。
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2、牢骚虽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是正确的做法。
3、人们有许多愿望,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很少。对于未能实现的愿望和未满足的情绪,不应压制,而应予以释放,这对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都有好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人际交往规律

文章《职场心理学的作用》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800942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