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文财神是谁范蠡

分类:算命作者:掬水碎月2025-04-28709

过大年,拜财神,发大财。这是人们祝愿事业顺利,财源滚滚,人生越来越丰满和精彩的美好愿望。福禄寿喜财,有神八方来。拜财神,没有什么门槛,心里有了就行。我们敬爱的财神们,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比干和范蠡。

文财神比干,在年画中的形象是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持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比干的打扮与天官相似,把握不住特点是区分不开的。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天官神态慈祥,满目笑貌。因为天官的职责是赐福,是尽做好事的。文财神比干面目严肃,脸庞清癯。比干是管钱的,必须板起面孔,否则是人是鬼,三两句好话就将钱给套了去,多少钱也不够花的。

比干,商代贵族,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比干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十分着急,常常直言劝谏。纣王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越来越讨厌这位叔父,再加上妲己在一旁使坏。有一次比干苦谏,不依不饶,谏得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心有七个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个窍!”说完叫人当场将比干开膛取心,看看是不是七个窍,实质是弄死比干。这件事载于《史记·殷本纪》。比干是我国上古时期最有名的大忠臣,后代世俗将其奉当为财神,取得就是他的心地纯正、率直无私。

文财神是谁(文财神:比干和范蠡)

其实,比干成为财神,自己本身并不是财主。民间流传着这么个说法: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来,扔到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没偏没向,办事公道,深受人们的爱戴和称赞。据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生意的人,都是没有心眼的实在人,大家公平交易,谁也不骗谁。自古道:“无商不奸”!于是,人们就把比干这位头号童叟无欺的正人君子,敬为财神。

接下来登场的是位文财神,他是一位曾靠经商致富的大富商,即春秋时期的越国范蠡。越王勾践落魄之时,身为足智多谋的大臣,范蠡为越王献计献策,助其击败吴王夫差。范蠡功成身退,隐姓埋名,迁居他国,避开了“同患难而不同享福”的人性弱点。此外,还有一个故事,他在离开时给另一位功臣谋士文种写了一封信,劝其离席:“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越王此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安乐,你若不走,必遭其害。”可惜文种,湖北江陵人,辅佐勾践灭吴,功成名就后却落得个悲惨结局,成为刀下亡魂。

范蠡逃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怎么就人间官不做,却升格为文财神的呢!高人一等,高就高在自我修炼成功。这儿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在功名利禄场,他是“翻过筋斗过来的”,他三次发财,三次都把所得钱财分散给穷朋友和受苦的老百姓,把“金钱”二字看得很淡薄。最后他积了一笔大财,在陶邑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其二是他改换名姓,想到自己是逃出来的,故改姓“陶”(逃);自己曾做过高官,常穿红袍,故名“朱”;位在公爵,故叫做“陶朱公”。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故此被人们升格为文财神。

比干和范蠡,成为文财神,活在人们的心中。逢年过节或办大事,二位就会以神的姿态出现,这是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和崇拜所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要一心为民,民是永记在心的。让我们共筑天地祥和,人间美好。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共同发财,步步登高

文章《文财神是谁范蠡》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827118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