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正月初一的那一天,农村清晨就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的门前也是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到处都是新年的欢乐气氛,人们的脸上也都是喜笑颜开的。那么这一天在传统的意义上,是属于什么传统节日呢。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吗
传统意义上来说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头一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春节。春节也叫新春、年禧、大年、新岁、新年、新禧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这足以见识到春节的多样性。春节由来悠久,承载的历史文化多种多样,春节虽说是全国人们的喜庆假日,但是过春节的方式却大有不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习俗。
当代春节期间拜年的几种方式
走亲访友
初二需前往岳父家,必须携带礼品。进门后先向祖先影像、牌位各行三次叩首礼,接着按顺序向长辈拜年,递上准备好的礼物,说些祝福长辈的好话。
礼节性拜访
比如对同事、朋友拜年,如果是平辈只需拱手作揖即可。通常不宜久留,最好寒暄几句就告退,以免过多打扰对方。主人接受拜年后,应择日回访。
感恩式拜访
若去年曾接受他人帮助(如律师、医生等),可购买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达谢意。
邻里间互访
对于平时交往不多的邻居,只要见面能聊得来,春节期间只需到院子中,互相抱拳问候“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稍作停留即可,无需复杂礼仪。
古人们是怎么拜年的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每年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文章《农历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